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和《淮阴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相关规定,我校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在学校学术事务方面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充分发挥了学术权力,有效推动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调整成员组成,确保学科代表性
学校根据学科、专业构成情况,于2019年成立了淮阴工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2022年11月,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学校对淮阴工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包括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术道德委员会)进行了调整(淮工办〔2022〕53号),合理确定各学院、各部门、各专业的委员名额,保证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学科代表性和公平性。
二、坚守学术标准,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各类项目、平台申报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进行了严格把关,坚持学术标准,确保推荐质量。一是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推荐和审议。本年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完成国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市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二是严格把关各类平台的申报及建设。对我校省科技厅、省教育厅两类平台重组方案进行论证评议,并对其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调整和建设内容提供指导与建议;针对各类平台申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队,对拟申报平台的质量、创新性等进行准确评估;抽取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对校级科研机构申报进行评审,对其建设的科学性进行论证;加强对各类平台建设过程的监督,确保平台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建设。三是参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按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个维度,分类细化评价标准和权重,建立代表作评价机制,科学评议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与成就,对确定或提高其学衔或职称级别提出意见或建议。
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推动下,这一年来我校多项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项,首次获批总经费500万元的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1项,与宁夏东吴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经费503万元重大横向项目1项,创横向项目合同额历史新高。首次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和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计算机学院省外国专家工作室以优秀等次通过绩效考核。
三、把关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校学术委员会对各类专业申报、课程申报、教改课题申报的评审和推荐进行严格把关,强化专业建设过程监督与管理,推进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参与各类专业申报的推荐和审议。召开2022年新专业申报论证会,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并对我校的新专业申报进行审议。我校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参加本年度品牌专业的推荐和选拔工作,并指导已获批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和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2.0专业任务书及实施方案的撰写。二是做好一流课程申报工作的推荐和审议。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针对拟申报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集中评议、现场投票,并对存在问题给予指导。三是参与省教改课题的选拔与推荐。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课题和省教改课题进行评审,对所有申报省教改课题的项目进行逐一打分和评议,并对最终推荐到省里的教改课题提供咨询建议。
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推动下,本年度我校学前教育、英语(师范)2个新专业成功获批,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获批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2.0专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获批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推荐“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课题13项、省教改研究课题10项。
四、加强学科融合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校学术委员成员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参与学位点申报材料的打磨、省级学科和校级学科的建设指导等,有序推进学校学科建设工作。
学校深入实施“246X”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坚持内涵发展,完善学位授权布局,有效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主干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校学术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势态良好。一是硕士单位和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我校获批硕士授予单位及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农学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这一年来,我校深入实施硕士点拓展工程,培育建设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二是省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作物学、机械工程、软件工程、设计学等6个省重点学科,并顺利通过2023年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及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在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三是ESI前1%学科取得新突破。2023年9月我校环境与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成为继工程学学科之后,我校第二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另有4个其他学科接近度较高,化学从今年3月的78.94%上升到9月的91.34%,有望2024年1月份进入ESI前1%,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及农业科学目前分别为68.98%,67.63%和55.25%。
五、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优化学术生态环境
根据《淮阴工学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全面负责全校科研诚信管理工作。学校各部门、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承担本单位的科研诚信建设和科研信用主体责任,发挥评议、评定、受理、调查、监督、咨询等作用,引领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本年度,校学术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学校科研诚信建设机制。一是加强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教育。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上,把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学习培训的必要内容,向所有新入职的教师宣讲《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国科发监〔2022〕221号)等科研诚信有关文件,同时对在科研诚信方面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人员,及时开展科研诚信提醒谈话。二是组织科研人员做好学术论文自查。组织全校各单位科研人员对2018年1月1日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不端问题自查和无实质学术贡献挂名清理,要求科研人员对本人目前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对是否及时客观准确记录科研数据及是否遵守其他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进行自查。三是认真调查处理涉及科研诚信的举报与质疑。针对收到的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第一时间回复响应;认真调查、核实论文撤稿事件有关情况,并组建专家组进行认定,查明涉事教师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是否存在科研失信行为,并及时回复有关质疑。
本年度,校学术委员会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未来的工作中,校学术委员会将继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继续发扬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依法行使学术权力,助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淮阴工学院学术委员会
2023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