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院长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淮阴工学院2018年教学工作
要点》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有关部门:
经学校研究同意,现将《淮阴工学院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予以贯彻落实。
淮阴工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8年3月10日
淮阴工学院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
2018年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实施“淮工振兴”战略,全面落实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扬优培新,聚力突破,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
1.建立专业调整动态机制。顺应新工科发展形势,进一步完善专业准入标准,制定出台《淮阴工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及优化调整管理办法》,健全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认真做好新专业论证与申报工作,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积极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实行本科专业预警制度,对部分社会需求较少、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实行减少招生、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破除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体制障碍,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增强专业供给的集聚效应,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2.实施“2612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坚持专业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建设、扬优培新、整体提升”的思路,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启动“2612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围绕建成“国内知名专业2个、省内同类领先专业6个、校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目标,按照“做优、做强、做特”原则,在继续推进国家、省、校三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一批基础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对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与目标任务,加快省级品牌专业内涵建设步伐,确保3个省级品牌专业以高标准通过2019年验收;坚持品牌专业年度报告制度,开展校级品牌专业中期检查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学评优、经费资助等挂钩,按照“坚持标准、滚动建设、稳步发展、保证质量”的原则,打造校级品牌优势专业体系。
3.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按照“统筹谋划、逐步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在做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后续工作、确保通过认证的基础上,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自评自建工作,确保高质量通过专家现场考察;继续做好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3个专业的认证(评估)申请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自动化、生物工程、工程管理、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等6个专业的认证(评估)培育与申请工作,确保认证受理专业不少于3个;稳步推进其他专业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4.打造优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建设标准,健全保障措施,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力度。以国家级、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为重点,以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衔接机制。积极开展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工作;从现有在线课程中遴选一批课程与数字公司、出版社合作,重点打造,实现新增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左右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立项建设工作,新建校企合作课程40门。充分发挥在线课程中心的功能优势,年内实现课程上线总门数达400门;继续引进爱课程、尔雅、智慧树等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空间。继续推进重点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省级重点教材申报工作,新增省级以上重点教材6部。
5.建设高水平实践平台。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开展教学实验室专项评估,完善开放共享机制,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强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管理顶层设计,建设一批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展省级以上虚拟仿真项目培育与申报工作。加强萧湖双创基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完善仪器设备配套工作。
二、强化协同,推进创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6.深化协同育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以协同共建平台为载体,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启动校企育人“234”工程,开展校企合作优质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每个工科专业拥有2个以上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聘请3个以上企业兼职教授、与4个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目标。在统筹协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与学校事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产教融合项目。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与境内外高校的多形式、多类别合作,探索合作培养学生的新路径和新体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境外学习机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7.优化培养方案。按照OBE理念和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富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优化的指导性文件,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重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一体化课程体系。
8.强化课程育人。落实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9.聚焦课堂改革。聚焦课堂,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工程,推进课堂革命。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积极推进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启动翻转课堂、MOOCs、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启动智慧教室建设,为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10.提升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加大201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力度,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抽检,扩大抽检覆盖面,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升;继续实施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确保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团队项目总数不少于8个,其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2项。
11.提高双创水平。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策应教育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燎原”计划实施,完善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选申报工作。充分发挥翔宇学院、淮商学院、台商学院等平台作用,实施“翔宇精英人才”优培计划,从二年级中遴选200左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重点培养,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开展“一院一品”工程,积极开展校级竞赛活动,强化创新创业特色;继续组建翔宇班,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明确各二级学院任务目标,确保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1500人次以上,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各1项,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金奖、国家银奖以上各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国家二等奖以上各1项。
12.加强成果培育。完善教学成果培育制度,加大教学改革研究力度。强化省校级教改项目建设与管理,加大省级以上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力度,重视教改项目实施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开展新一轮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三、以人为本,质量至上,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3.抓好审核评估整改。根据《淮阴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以及专家在反馈会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制定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全面贯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力度,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大力培育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指导与服务路径。坚持紧盯问题、对症下药、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确保整改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
14.完善质量自我监控。进一步完善包括学生反馈、教师评价、院(部)和学校监控的多渠道“四位一体”质量监测反馈体系,认真做好开展学士学位授权评审、新设专业评估、专业综合评估等相关工作,健全自我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与程序,做好2018年度教学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2017~2018学年教学质量报告和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报告编制工作,实现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与阶段性评估的有效结合。完成校级教学督导换届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教学发展咨询帮扶中的双重作用。
15.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工作意见》,建立教师寒暑假集中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继续开展教师教学发展专题培训,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校外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学习的参培率和结业率。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高层次教学竞赛。开展“翔宇教学标兵”评选表彰活动。
16.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教风建设。以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为抓手,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师生课内研讨、课外交流制度,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完善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习帮扶机制,帮助学生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优化考研辅导模式和教学形式,继续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办完全免费的系列化考研辅导班,着力提高辅导效果。
17.重视体育美育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政策与制度体系。组队参加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办好淮阴工学院第十九届运动会,做好省教育厅来校进行体育工作专项督查调研的相关准备工作。认真贯彻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推进美育综合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8.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深入贯彻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升办学层次,拓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招生领域。积极实施面向艰苦行业和校企合作改革项目,全力做好面向在校生的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二学历教育工作。加强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制订新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充分发挥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淮安市部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承训高校以及淮商学院等平台载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19.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学习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有关文件精神,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普通话推广工作。积极响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实施,开展校园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切实做好2018年普通话培训及水平测试工作。
20.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教学工作基础地位,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实际问题,明确教学单位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要求;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大教学权重,落实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应用;修订完善《淮阴工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加强对教学科研资源使用情况的效能监察。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流程,推进课务、教材、考试、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教学运行良好有序;继续推进考试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教务管理人员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